5月9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高燕在孔子学院为当地参与夜校学习的学生授课。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
五月的坦桑尼亚正值旱季。傍晚,乌云低垂,细雨滴落在摇曳的棕榈树叶上。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室里,灯火悄然亮起,映照着学生们专心的脸庞。
一位身着粉色中式旗袍的女教师,手握粉笔,在黑板上仔细写下整齐的汉字:“坦桑尼亚和我国是好朋友。”约30名坦桑尼亚青年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听课,19岁的瓦哈德·哈吉·奥斯曼是其间之一。谈起报名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文夜校的初衷,他和记者说:“我国是国际的未来,学习中文就像翻开一扇通向未来的门。”
这位教师是来自我国的青年志愿者高燕,教授的是中文夜校开设的汉语一级课程。她声响温顺而自傲,络绎在学生之间,时而微笑着鼓舞学生英勇开口,时而俯身纠正发音。“学习中文可以在必定程度上协助当地学生用新的视角调查国际,探究不同的文明,建立交流的桥梁。”她说。
一墙之隔,坦桑尼亚教师埃马纽埃尔·理查德·莱贡加正在教授汉语二级课程。他在孔子学院教授中文八年,看到渐渐的变多的坦桑青年经过学习中文获得了就业机会。“有的学生在中资企业找到作业,有的成为汉语教师。”莱贡加说,“学习中文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汉语不只是一门言语,更是一扇通向更宽广国际的门。”
29岁的创业者拉贾布·塞勒曼·马鲁古坐在教室里,手中的笔不停地记载教师说到的要点。在他看来,学习中文既是把握新技能,又是提高营销才智的好机会。“营销才智在商业中至关重要。我国文明博学多才,我想学习其间的营销才智。”他向记者说道,眼中闪烁着热心的光辉,“我期望有一天能直接用中文与我国企业谈生意”。
25岁的学员博克·朱玛·查查是一名水产科学与渔业技能专业的毕业生,她的方针是从事国际贸易或交际作业。查查说,书写汉字就像绘画,每一笔都有共同的美感,但也充溢应战。“一个笔画错了,整个字的意思就变了。”
据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笑贞介绍,自2013年开设中文夜校以来,参与训练的学员已达约5000人次。“本期训练班共有150名学员。咱们不只教授言语,更让学生领会我国文明。”她和记者说,“咱们的方针是成为非洲最具影响力的中文训练和文明交流中心。”
5月9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教授中文八年的坦桑尼亚教师埃马纽埃尔·理查德·莱贡加为当地参与夜校学习的学生授课。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
5月9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高燕在孔子学院为当地参与夜校学习的学生授课。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
5月9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参与中文夜校学习的19岁青年瓦哈德·哈吉·奥斯曼承受新华社采访。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
5月9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参与中文夜校学习的25岁青年博克·朱玛·查查承受新华社采访。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
5月9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参与中文夜校学习的29岁坦桑尼亚创业者拉贾布·塞勒曼·马鲁古承受新华社采访。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
5月9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笑贞承受新华社采访。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